[00:00.50] 听到张子明说我合作,我合作 [00:05.50]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 [00:10.50] 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00:14.50]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00:20.50]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00:29.50]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 [00:36.50] 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00:41.50] 这个时候陈友谅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 [00:50.50]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在确定了与陈友谅决战的方针后, [00:55.50] 朱元璋从庐州调回了徐达的部队,并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锐力量, [01:02.50] 包括二十万士兵,和他手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春、冯胜、郭兴等人, [01:11.50] 连刘基这样的文人谋士也随军出征, [01:15.50] 与陈友谅一样,朱元璋这次也算是空国而来。 [01:21.50]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 [01:27.50] 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 [01:32.50] 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 [01:36.50] 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 [01:42.50] 但这个赌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 [01:46.50] 赢的人将获得这片大地的统治权。 [01:51.50] 这个奖励太让人动心了,没有人能够拒绝。 [01:57.50] 朱元璋乘坐旗舰从水路向洪都前进,这是一个晴朗的白天, [02:04.50] 江上不时刮起阵风,却让人感觉相当温和舒爽。 [02:12.50] 朱元璋却没有欣赏景色的心情 [02:16.50] 当他回头时,看到的是他的众多战船,以及统帅战船的文臣武将, [02:24.50] 这是二十万的大军。朱元璋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止不住的激动。 [02:33.50]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军万马的统帅者, [02:42.50] 我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啊,那么多的艰难与困苦,悲凉与绝望, [02:50.50] 我都挺过来了,现在我要去争夺天下! [02:57.50] 他一直都比我强,一直都是。 [03:04.50] 眼下已经不是三年前了,已经没有伏击这样的便宜可捡了。 [03:10.50] 这一次我要面对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03:22.50] 想到这朱元璋的手不禁的颤抖起来,这种颤抖是畏惧,也是期望。 [03:31.50] 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03:37.50] 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在于, [03:43.50] 牛犊并非不怕虎,而是因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03:51.50] 当朱元璋弱小时,他专注于扩大自己的地盘,占据滁州! [03:58.50] 占据和州!陈友谅、张士诚算是什么东西! [04:05.50] 然而随着他自己的不断强大, [04:06.50] 他才意识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 [04:12.50] 是怎样的可怕与不可战胜。他终于开始畏惧。 [04:20.50]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 [04:28.50] 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04:36.50] 陈友谅,我已经有了和你决战的本钱,你已经在洪都耗了两个月, [04:47.50] 士气和粮食还能剩下多少,我虽兵少,但绝不怕你! [04:57.50] 只要打倒了陈友谅,我就是天下之主! [05:05.50]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为了达到与陈友谅决战的目的, [05:10.50] 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 [05:15.50] 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阳渡口,堵塞了陈友谅的退路。 [05:24.50] 朱元璋经过反复考虑,正确的认识到,要彻底战胜陈友谅, [05:30.50] 唯一的方法是彻底摧毁它的水军,他决心与陈友谅在水上决出胜负。 [05:40.50] 七月十九日,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来援并且封锁自己退路的情况后, [05:48.50] 主动从洪都撤退,前往鄱阳湖寻求与朱元璋决战。 [05:55.50] 他彻底腻烦了和这个人打交道,也不想再等了。 [06:03.50] 他没有寻求突围,回到江洲,虽然这对他来说很容易, [06:09.50] 朱元璋封锁江口的那些破船根本不放在他的眼里。 [06:16.50] 陈友谅这个时候他的内心里想: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水战, [06:22.50] 那就来吧,就在水上决一雌雄! [06:28.50]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军与陈友谅水军分别来到了鄱阳湖, [06:32.50] 在康郎山相遇,两只军队经过无数的波折,终于走到了最后决战的地点。 [06:40.50] 鄱阳湖,又称彭泽,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 [06:49.50] 南北相望三百余里, [06:51.50] 可谓是浩瀚无边。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 [07:00.50] 下通长江,由于南宽北窄,形状象一个巨大的葫芦。 [07:09.50] 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阳湖的康山,与陈友谅的舰队对望, [07:16.50] 双方在湖上布阵,此时朱元璋的士兵们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07:27.50] 他们的战船太小,在陈友谅的巨舰前就像玩具, [07:36.50] 陈友谅的战船中,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只分三层, [07:46.50] 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 [07:58.50] 而朱元璋的战船居然还是以至正二十年龙湾之战中缴获陈友谅的船只为主力的, [08:07.50] 还有若干渔船在内。虽然朱元璋的士兵们早已听说陈友谅的战船厉害, [08:13.50] 但只有近距离观察,才发现这是多么可怕的舰队。 [08:22.50] 这仗怎么打? [08:27.50] 这一场景应该给朱元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08:33.50] 之后明朝的船只制造一直都以巨舰为目标,郑和下西洋时, [08:41.50] 最大的"宝船"居然有127米长,似乎是在向几十年前的陈友谅示威。 [08:50.50] 但在这个情况下,退却也是不可能了,只能打了。 [08:56.50] 话是这么说,可谁去打呢? [09:01.50] 此时,徐达站了出来,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 [09:08.50] 认为他的船只列为小队,带上火枪和箭弩,在靠近敌船后, [09:15.50] 先发射火枪和弩箭,在靠近对方船只后, [09:19.50] 便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09:24.50] 在经过仔细考虑后,徐达与常遇春、廖永忠等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09:32.50] 第二天,徐达率领他的舰队开始了突击。 [09:39.50] 他身先士卒,带领前军前进,在靠近陈友谅军后, [09:43.50] 出奇不意的带领自己的部队向陈友谅的前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09:48.50] 陈友谅军大为慌乱,万不料朱元璋军竟然主动发起进攻, [09:55.50] 急忙派出舰队迎击,此时,徐达的舰队突然分成十一队, [10:02.50] 从不同角度围攻巨舰(类似群狼战术),由于巨舰行动不便, [10:13.50] 顾此失彼,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而徐达军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 [10:21.50] 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前军被打败。 [10:29.50] 陈友谅军发现了徐达攻击的特点,便集中几十艘巨舰发动集群攻击。 [10:37.50] 徐达急忙将舰队后撤,陈友谅军顺势发动攻击, [10:42.50]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圈套。 [10:48.50] 陈友谅军尾随追击徐达,此时,风向突然转为逆风, [10:53.50] 在中军舰队里等候多时的俞海通立刻集中大量火炮, [10:59.50] 向进入射程的陈友谅军猛烈轰击, [11:07.50] 陈友谅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余条战船被焚毁。 [11:17.50] 朱元璋军旗开得胜。 [11:22.50] 但陈友谅毕竟是陈友谅,在初期的失败后,他及时整顿了舰队, [11:29.50] 发挥自己巨舰的优势,利用船只上的火炮对徐达军发动猛攻。 [11:38.50] 在这次攻击中,徐达的战舰被击中,他不得不放弃旗舰, [11:42.50] 转移到其他船只上,暂时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 [11:47.50] 陈友谅军趁机发动反攻,连续击沉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 [11:54.50] 朱元璋军损失惨重,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 [12:02.50] 双方回到了僵持状态。 [12:06.50] 然而,朱元璋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陈友谅军即将发起一次出人意料的攻击。 [12:15.50] 这次攻击是陈友谅也没有预料到的,对朱元璋而言,却几乎是致命的。 [12:25.50] 元末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各路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将领, [12:36.50] 这之中又以朱元璋将领为最强,这些人各有专长, [12:43.50] 如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 [12:50.50] 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天下无出张定边之右! [13:03.50] 张定边,1318年生人,原籍湖北沔阳,与陈友谅一样, [13:13.50] 他也出身渔家。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陈友谅的死党 [13:20.50] 早在湖北时就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 [13:27.50] 陈友谅一生多疑,唯有对此人极为信任。 [13:35.50] 在战局出现僵持状态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 [13:42.50] 这一行动事先并不为陈友谅所知,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话, [13:48.50] 也是绝对不会同意实施的。 [13:52.50] 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水军阵型中驶出, [14:01.50] 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并未在意,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4:11.50] 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 [14:18.50] 百万军中取元璋首级! [14:23.50] 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 [14:30.50] 张定边冲到中军,已经被三十余条战舰围住, [14:35.50]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14:39.50] 张定边简直堪称一身都是胆,身陷重围, [14:43.50] 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锐不可当! [14:49.50] 亲自持剑站立在船头,以示决不后退之心, [14:55.50] 士兵为其勇气所感,无不尽力而战,舰船竟然从重围中杀出, [15:02.50] 一路击败朱元璋各路将领,先后斩杀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 [15:07.50] 冲出一条血路,朱元璋水军竟被他冲成两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来。 [15:13.50] 此时在后军的朱元璋眼见张定边战船一路冲过来,也慌了手脚, [15:20.50] 连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 [15:27.50] 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 [15:34.50] 朱元璋已经是束手无策,以无战船前来相救,眼看就要当俘虏。 [15:48.50] 在武侠中,大凡遇到类似情形,都是美女受难, [15:56.50] 武林高手前来相救,事实告诉我们,在真实的历史中, [16:02.50] 危机时刻,也会有武林高手出面的,此时的朱元璋就是例子。 [16:09.50] 虽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的远了点),但也颇具传奇色彩。 [16:23.50] 此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朱元璋不远处, [16:27.50] 在众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手持一弓, [16:33.50] 来到瞭望军士身边,沉稳的对他说: [16:35.50] "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16:41.50] 军士用手指向前方战船舰首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 [16:49.50] 军士手还未放下,箭已离弦,一箭正中张定边!(射的还是移动靶) [17:01.50] 张定边被射中后,无力指挥战斗, [17:05.50] 就此退出朱元璋水军,竟无人阻挡。 [17:12.50] 第二天的战役就此结束,这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17:19.50] 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当天作战的经验, [17:24.50] 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必须保证集群突击, [17:31.50] 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统一, [17:35.50] 于是他创造性(自认为)的想出了一个主意: [17:38.50] 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眼熟吧) [17:47.50] 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据说陈友谅和施耐庵的关系很好, [17:55.50] 如此说来,他应该也认识罗贯中,那就实在不应该犯这个错误, [18:01.50] 不知何故,陈友谅竟然会采用当年曹操用过的昏招, [18:09.50] 看来罗贯中写完三国演义出版后并没有送他一本。 [18:23.50] 第三天。 [18:25.50] 朱元璋先攻,他亲自吹响号角,召集众军前来布阵进行决战, [18:32.50] 此时,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舰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18:38.50] 相连在一起,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 [18:44.50] 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 [18:49.50] 而陈友谅敏锐的察觉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 [18:54.50] 便指挥大军猛攻朱元璋军队右翼,这一招十分厉害, [19:02.50] 朱元璋军队抵挡不住,眼见形势不妙, [19:06.50] 朱元璋亲自仗剑守在船前,以旗舰为底线,退后者亲手立斩! [19:13.50] 但他连杀十余名后退的千户后,仍然阻挡不住败势, [19:19.50] 眼看就要全军崩溃,谁知此时,他的军中也出了一个类似张定边的猛将。 [19:34.50] 丁普朗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也是当年徐军四大金刚之一, [19:42.50] 他投奔朱元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 [19:47.50] 所以作战一向并不积极,但此时的对手却让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 [19:57.50] 对他而言,什么都在其次,只有兄弟义气是最重要的, [20:05.50] 陈友谅这个卑鄙小人,杀了赵普胜,今天一定要他偿命! [20:13.50] 据说他在自己的船头树起七尺白布, [20:18.50] 上书八个大字"旁人不问唯诛九四",因为传言陈友谅小名为陈九四, [20:29.50] 这意思就是说,老子只找陈友谅算账,无关人等都闪一边去。 [20:40.50] 陈九四、朱重八,从名字来看,都是苦命人啊! [20:48.50] 在张定边上演好戏后,丁普朗演了续集, [20:54.50] 他也率领自己的战舰冲向敌阵。此时正是朱元璋败退的时候, [21:01.50] 所以他的攻击带动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决战的时候。 [21:09.50] 不过他的冲锋方向并不理想,与张定边不同, [21:15.50] 他是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击。勇则勇矣, [21:21.50] 却无效果,自己却吃了不少亏(身被十余创), [21:27.50] 这就是名将之勇与匹夫之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