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30] 最让朱棣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 [00:09.30] 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 [00:14.30] 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00:20.30]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 [00:29.30] 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 [00:35.30] 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 [00:42.30] 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00:48.30] 人不怕穷,只怕比, [00:52.30]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 [00:57.30] 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 [01:02.30] 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01:09.30]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 [01:15.30] 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 [01:19.80] 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年龄人的天真, [01:26.90]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01:34.30] 洪武四年(公元1371 年),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 [01:41.30] 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 [01:45.30] 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01:51.30] 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 [01:57.80] 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02:02.60]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02:07.30] 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02:12.30]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 [02:18.30] 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02:24.30]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 [02:31.30] 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02:40.30]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02:46.30] 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02:53.30]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03:01.30] 年青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 [03:06.30] 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03:14.30] 当然,客观的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 [03:19.30] 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03:26.30] 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 [03:28.30] 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 [03:32.30] 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03:38.30]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 年), [03:40.30] 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03:45.30]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 [03:50.70] 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 [03:57.30]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 [04:02.30] 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04:09.30]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04:13.30]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 [04:16.30] 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 [04:21.30] 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 [04:27.70] 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04:37.30]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 [04:43.30] 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 [04:50.30] 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 [04:56.30] 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 [04:58.30] 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05:08.30]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 [05:14.30] 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 [05:22.30] 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 [05:29.30] 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 [05:35.30] 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 [05:39.80] 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05:45.60]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 [05:50.70] 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 [05:57.30] 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 [06:03.30] 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06:10.30]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的冷冻住了他的心, [06:19.70]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群尸体, [06:25.30] 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06:29.30] 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 [06:31.30] 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06:40.30]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 [06:43.30] 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 [06:47.30] 有年迈的母亲、吃奶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 [06:52.30] 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06:59.30]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07:07.30]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07:15.30]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07:22.30]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 [07:26.70] 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 [07:31.30] 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 [07:34.30] 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 [07:40.70] 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07:45.70] 其实战争也有它自己的美感, [07:50.60] 勒马敌前,一声令下,万军齐发,纵横驰骋,这是何等的豪气冲天! [08:00.30] 朱棣近乎狂热的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 [08:05.30] 当他披挂盔甲,骑上战马时, [08:09.30] 一股兴奋之情便油然而生,长缨在手,试问天下谁敌手! [08:17.60] 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08:23.70] 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 [08:26.70] 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08:31.30] 朱元璋把兵马一份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 [08:39.30] 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 [08:43.30]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 [08:49.30] 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 [08:53.30] 因此他为这次远征作了充足的准备, [08:59.30] 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 [09:01.30] 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09:07.70]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 [09:13.30] 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查,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 [09:19.30] 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 [09:25.30] 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的出发了, [09:31.30]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 [09:38.30] 然而就在军队即将达到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 [09:44.30] 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 [09:50.30] 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09:54.30]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 [09:59.70] 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 [10:06.30] 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10:10.30]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 [10:17.30] 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 [10:21.30] 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10:26.30]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拿破仑〗 [10:38.30]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 [10:46.30] 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 [10:50.30] 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10:56.30]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11:05.30]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 [11:09.30] 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 [11:14.30] 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 [11:19.30] 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11:29.70]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11:37.30] 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 [11:41.30] 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 [11:48.30] 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11:53.30]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尔不花, [11:59.30] 他要给乃尔不花一个惊喜, [12:04.30] 果然乃尔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 [12:09.30] 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12:15.30]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实在是老熟人了,此人就是观童, [12:24.30] 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 [12:30.30] 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 [12:34.30] 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12:40.30]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 [12:44.60] 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 [12:50.30] 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尔海也洗不清了, [12:58.30] 偏巧观童和乃尔不花交情很深, [13:01.30] 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3:08.30]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 [13:15.30] 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尔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13:27.10]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 [13:36.30] 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这个城下之盟不签不行啊, [13:44.30] 乃尔不花决定投降了,他和观童一起去朱棣的营中办理投降手续, [13:52.30] 这位北元的太尉对自己的对手朱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13:59.30] 时机判断如此准确,行动如此迅速,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4:08.30] 让他意外的是,一进大营,朱棣竟然以招待贵宾的礼仪来款待他, [14:13.90] 亲自到营外迎接,乃尔不花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14:51.30] 搞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投降的, [14:26.80] 他小心翼翼的提了几个保证士兵人身安全之类的条件, [14:32.30] 朱棣表现得十分大度,不但答应了这些要求, [14:36.80] 还设盛宴款待了乃尔不花, [14:41.30] 乃尔不花万没想到, [14:44.30] 向朱棣投降还这么有面子,有这么好的待遇,十分感动, [14:51.30] 马上回营召集人马列队投降, [14:56.30] 就这样,燕王朱棣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落幕了, [15:03.30] 他不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的主力,完成了战略目的, [15:10.30] 他在这次演出中的表现堪称完美, [15:13.30] 连投降的乃尔不花都十分敬佩他, [15:16.30] 认为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15:23.30] 史料的记载大抵如此,简单看上去, [15:29.30] 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战役经过, [15:32.80] 但我细读之后,却有毛骨悚然之感,朱棣实在太可怕了, [15:42.30] 朱棣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 [15:46.30] 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 [15:52.90] 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 [15:57.30] 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 [16:00.30] 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 [16:06.30] 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 [16:12.60] 就要发财了!命运即将改变! [16:18.30] 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 [16:25.30] 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 [16:28.30] 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 [16:32.30] 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 [16:35.30] 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 [16:39.30] 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 [16:43.30] 头领却突然发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 [16:52.30] 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 [16:59.30]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17:06.90]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 [17:12.30] 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17:15.30] 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17:20.60] 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 [17:25.30] 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 [17:28.60] 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 [17:33.30]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17:36.70]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 [17:42.30] 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17:47.30] 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 [17:53.30] 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 [17:59.30] 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18:05.30] 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 [18:11.30] 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 [18:17.30] 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18:26.60]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 [18:33.30] 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18:38.30] 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副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 [18:47.30]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 [18:51.30]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两副面孔决不会同时出现, [18:56.70] 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19:00.30]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 [19:04.30] 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19:09.30]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 [19:15.30] 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19:23.30] 对乃尔不花的宽大处理就是一种隐忍, [19:28.30] 朱棣对这个蒙古人谈不上有任何感情, [19:32.30] 他何尝不想一刀劈死这个害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无数冤枉路的家伙, [19:37.60] 从他后来的种种残暴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 [19:44.30] 可他不但客客气气的接待了这个人,还设盛宴款待, [19:49.30]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想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朱棣,他实在是个可怕的人, [19:59.30] 三十岁的朱棣做到了这些,在这些方面, [20:03.30] 他甚至可能胜过了三十岁的朱元璋, [20:09.30] 三十岁的朱元璋用刀剑去争夺自己的天下, [20:14.30] 三十岁的朱棣用隐忍去谋划自己的将来, [20:20.30]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 [20:24.30] 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动作, [20:28.30] 将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 [20:31.30] 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20:37.30]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 [20:43.30] 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点好,然后回去复命, [20:51.30]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体现朱棣的丰功伟绩, [20:56.30] 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根本没有进入蒙古腹地, [21:02.30]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进人家的门, [21:05.30] 在门口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21:11.30] 有这么个窝囊的兄弟帮忙, [21:14.30] 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21:18.30] 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兴, [21:24.30] 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额100 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 [21:32.30]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 [21:38.30] 洪武年间的纸币发行是没有准备金的, [21:42.30] 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 [21:46.70] 让人准备好了纸张,印上了100 万锭的数字, [21:51.30] 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21:57.30]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点把这张支票折现, [22:02.30] 换粮食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变成卫生纸之前, [22:10.30] 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 [22:15.60] 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22:23.70]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 [22:28.30] 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位者, [22:32.30] 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套变成配角, [22:40.30] 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 [22:45.30] 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22:51.30]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 [22:53.30] 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 [22:57.30] 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 [23:04.30] 他的野心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永远埋葬, [23:10.30]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 [23:16.30] 太子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