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30] 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 [00:07.30] 过了一段时间,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 [00:13.30] 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 [00:18.70] 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00:27.30] 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来, [00:35.30] 但朱棣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 [00:41.90] 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 [00:46.30] 于是他派长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 [00:54.30] 一下子派出三个儿子,除了表示自己重视此事外, [01:00.30] 另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朝廷,自己没有异心, [01:06.70] 朱棣这次可算是打错了算盘,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了, [01:13.30] 朱允炆摆明了就是要搞掉藩王, [01:16.90] 此时把自己的儿子派入京城,简直就是送去的人质, [01:23.90] 果然,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 [01:27.90] 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立刻将此三人扣为人质, [01:33.80] 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谁知黄子澄竟然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 [01:41.30] 应该把这三个人送还燕王,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 [01:49.30] 真正是岂有此理!五六个藩王已经被处理掉,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01:56.90] 连路上的叫化子都知道朝廷要向燕王动手, [02:01.60] 黄子澄的脸上简直已经写上了削藩两个字,居然还要掩耳盗铃! [02:08.90] 书生办事,真正是不知所谓, [02:13.90]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来说话了, [02:19.90] 按亲戚关系算,这三个人都是他的外甥, [02:24.30] 他看着此三人长大,十分了解此他们的品行, [02:26.30] 他对朱允炆进言,绝对不能放这三个人回去, [02:30.70] 因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都身负大才, [02:36.90] 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02:41.30] 现在看来,徐辉祖的算命水平已经接近了专业水准, [02:47.90] 他的预言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证实,但更神的还在后头, [02:55.30] 徐辉祖特别告诉朱允炆,在他这三个外甥中, [03:00.30] 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赖, [03:05.30] 他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 [03:12.30] 不能不服啊,徐辉祖的这一卦居然算到了二十多年后, [03:18.30] 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远远超过了天气预报, [03:24.30] 可是决定权在建文帝手中,他最后作出决定,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 [03:35.30] 如果朱允炆知道在后来的那场战争中朱高煦起了多大的作用, [03:40.30] 他一定会为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去找个地方一头撞死, [03:46.80] 也正是为此,他后来才会哀叹:悔不用辉祖之言! [03:54.30] 可惜,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04:03.30] 远在北平的朱棣本来已经为自己的亲率行动后悔, [04:09.30] 没想到三个儿子毫发无损的回来了,好吃好住,似乎还胖了不少, [04:16.90] 高兴得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叫道: [04:20.30] “我们父子能够重聚,这是上天帮助我啊!” [04:25.30] 其实帮助他的正是他的对手朱允炆, [04:34.30] 朱棣明白,该来的迟早会来,躲是躲不过了, [04:40.30] 皇位去争取不一定会有,但不争取就一定没有, [04:45.30] 而且现在也没有别的退路了,朱允炆注定不会放过自己, [04:52.30] 拼一拼吧! [04:54.30] 不过造反不是去野营,十几万人的粮食衣物兵器都要准备妥当, [05:03.30] 这些都需要时间,为了争取时间, [05:06.90] 朱棣从先辈们的事迹中得到启发,他决定装疯, [05:13.30] 于是,北平又多了一个精神病人朱棣, [05:19.30] 但奇怪的是,别人都是在家里疯, [05:22.90] 朱棣却是在闹市里疯,专找人多的地方, [05:29.90] 精神病人朱棣的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05:34.30] 1、闹市中大喊大叫,语无伦次(但可以保证绝无反动口号), [05:42.30] 2、等到吃饭时间擅入民宅,望人发笑, [05:47.30] 并抢夺他人饭食,但无暴力行为(很多乞丐也有类似行为), [05:52.30] 3、露宿街头,而且还是一睡一整天,堪称睡神, [06:00.30] 此事惊动了建文帝的耳目,建文帝便派张昺和谢贵两人前去看个究竟, [06:09.30] 此时正是六月份,盛夏如火的天气, [06:13.30] 当两人来到王府时,不禁为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06:21.30] 可以捂蛆的天气,朱棣竟然披着大棉被呆在大火炉子前“烤火”, [06:30.30] 朱棣还说出了经典台词:“冻死我了!” [06:34.30] 这一定是个精神病人,张昺和谢贵马上就达成了共识,并上奏给建文帝, [06:43.30] 为避祸竟出此下策,何等耐心!何等隐忍! [06:49.30] 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06:59.30] 收到两人密奏,建文帝很是高兴了一阵子,精神病人朱棣自然也很高兴, [07:08.30] 他终于有时间去准备自己的计划了, [07:14.30] 朱棣失算了,因为长史葛诚背叛了他, [07:20.30] 他把朱棣装疯的情况告诉了建文帝,并密报朱棣即将举兵, [07:28.30] 一向犹豫不决的兵部尚书齐泰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断: [07:34.30] 他下了三道命令:1、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 [07:39.30] 2、授意张昺和谢贵立刻采取行动监视燕王及其亲属, [07:46.30] 必要时可以直接采取行动; [07:49.30] 3、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 [07:54.90]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应急计划,但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讲, [08:01.30] 计划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 [08:04.70] 这个计划的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没有问题,坏事就坏在第三点上, [08:11.90] 张信说不上是建文帝的亲信,他是燕王亲任的都指挥使, [08:18.30] 齐泰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简直是儿戏! [08:24.90] 想来这位书呆子是听了太多评书, [08:28.80] 在他脑子里,抓人就是“埋伏五百刀斧手于帐后,以摔杯为号!”, [08:35.30] 完全估计不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08:41.30] 张信接到任务后,犹豫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 [08:49.30] 他和燕王的关系很好,但毕竟自己拿的是朝廷的工资, [08:54.70] 如果通知了燕王,那不但违背了职业道德, [08:59.30] 而且会从国家高级干部变成反贼,一旦上了这条贼船,可就下不来了, [09:06.90] 生死系于一线,这条线现在就在我的手中! [09:14.80] 关键时刻,张信的母亲帮助他做出了抉择, [09:20.30] 她老人家一听说要逮捕燕王,立刻制止了张信, [09:26.30] 并说道:“千万不可以这样做(逮捕燕王), [09:32.30] 我经常听人说,燕王将来必定会取得天下, [09:39.30] 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也不是你能够抓住的,” [09:46.30] 我们可能会觉得纳闷, [09:49.30] 这位老太太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她怎么知道这样的“天机”? [09:57.30] 综合各种情况分析, [09:59.90] 这位老太太很可能是受到那些散布街头和菜市场的算命先生们传播的谣言影响, [10:08.30] 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10:11.30] 如此重大的决策,竟然受一个如此可笑的理由和论据影响并最终做出, [10:19.30] 实在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10:21.80]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10:26.30] 张信是一个拿定主意就动手的人,他立刻去燕王府报信, [10:33.30]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燕王府竟然不见外客, [10:37.30] 按说这也算燕王气数已尽,来报信的都不见,还有什么办法, [10:44.30] 可偏巧这个张信是个很执著的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非要做反贼不可, [10:53.30] 他化妆后混入王府,再表明身份要求见燕王, [10:58.30] 燕王没有办法,只好见他, [11:01.30] 但燕王没有忘记自己的精神病人身份, [11:05.90] 他歪在床上,哼哼唧唧说不出话来,活像中风患者, [11:11.90] 张信叩拜了半天,这位病人兄弟一句话也没有说, [11:18.30] 看来这位病人是不打算开口了, [11:23.30] 张信终于开口说话:“殿下你别这样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 [11:32.30] 那意思就是你别再装孙子了,有火烧眉毛的事要办! [11:38.30] 谁知朱棣实在是顽固不化,居然继续装糊涂,假装听不懂张信的话, [11:46.90] 张信实在忍无可忍(看来想做反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11:54.30] 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您就别装了吧,我身上有逮捕您的敕令(逮捕证), [12:02.30] 如果您有意的话,就不要再瞒我了!” [12:06.30] 于是,一幕医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 [12:12.30] 长期中风患者兼精神病人朱棣神奇的恢复了健康, [12:18.30] 在一瞬间完成了起床、站立、跪拜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着实令人惊叹, [12:26.80] 朱棣向张信行礼,连声说道:“是您救了我的全家啊!” [12:35.30] 他立刻唤出在旁边等待多时的道衍,开始商议对策, [12:45.30] 张信迟迟不见动静,应该也在齐泰的意料之中, [12:51.90] 从事情发展看来,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 [12:57.30] 因为就在张信去燕王府报信后没过几天, [13:01.30] 张昺和谢贵就手持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书,率领大批部队包围了燕王府, [13:10.30] 看来齐泰也早就料到张信不可靠,所以才会有两手准备, [13:17.80] 至此,从削藩开始,事情一步步的发展,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26.30] 但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千钧一发之刻, [13:32.30] 他召集大将张玉、朱能率卫队守卫王府, [13:37.30] 由于事发突然,军队来不及集结, [13:41.30] 而外面的士兵人数要远远多于王府卫队, [13:45.30] 该怎么办呢? [13:48.30] 这是朱棣一生中最为凶险的状况之一, [13:53.30] 外面喊打喊杀,围成铁桶一般,若要硬拼明显是以卵击石, [14:02.30] 怎么办才好呢, [14:05.30] 关键时刻,朱棣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14:13.90] 外面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14:18.30] 这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从他们整齐的制服,凶狠的面部表情, [14:24.30] 手中亮晃晃的兵器,都可以判断出他们绝不是来参加联欢的, [14:31.30] 但问题在于,他们真的是来抓自己的吗? [14:38.30] 朱棣的判断没有错,张昺和谢贵并没有接到逮捕燕王的命令, [14:45.90]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逮捕燕王的官属,偏偏就是没有逮捕他本人的诏令! [14:54.30] 这真是百密一疏,而燕王的胆略也可见一斑, [15:01.30] 所谓做贼心虚,有些犯过法的人在街上见到大檐帽就跑, [15:07.30] 也不管这人到底是公安还是城管,原因无他,心虚而已, [15:13.80] 朱棣竟然在政府找上门来后还能冷静思考,做贼而不心虚,确实厉害, [15:23.30] 于是朱棣下令请张昺和谢贵进王府, [15:28.30] 此二人并非傻瓜,好说歹说就是不进去, [15:34.30] 朱棣见状便列出被逮捕人的名单, [15:38.30] 并表示这些人已经被抓住了,要交给政府,需要带头的来验明犯人的身份, [15:46.30] 这下子两个人不进也得进了, [15:49.80] 因为看目前这个形势不进王府工作就无法完成, [15:55.30] 而诏书也确实没有说要逮捕燕王,两人商量后,决定进府, [16:02.70] 本来他们还带了很多卫士一起进府, [16:06.30] 但被王府门卫以其他人级别不够拒绝了,王府重地,闲人免进, [16:16.30] 本来也是正常的,但在非常时刻,如果依然墨守成规就太迂腐了, [16:24.30] 偏偏这两位就是这样迂腐, [16:27.30] 居然主动示意士兵们听从门卫的安排, [16:30.90] 然后两个人肩并肩,大步踏入了鬼门关, [16:37.30] 一进王府,可就由不得他们了,到了大堂, [16:44.30] 精神病人朱棣扶着支拐杖坐在那里,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16:51.30] 见到他们来也不起身,只是让人赐坐, [16:55.30] 此场景极类似今日之黑帮片中瘸腿黑社会老大开堂会的场景, [17:02.30] 朱棣这位黑老大连正眼都不看他们一下, [17:08.30] 张昺和谢贵的心中开始打鼓了,可是既然已经来了,说什么也晚了, [17:16.30] 所幸开头的时候气氛倒还和睦, [17:19.30] 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若干意见, [17:25.30] 就在二人暗自庆幸之时,有侍女端上瓜片(估计是西瓜), [17:34.30] 燕王朱棣突然腿也不瘸了,亲自拿着两片瓜朝张、谢两人走来, [17:41.30] 两人诚惶诚恐,起来感谢燕王, [17:45.90] 但他们哪里知道,燕王这次玩了花样, [17:51.30] 他似乎觉得摔杯为号太老套了,要搞搞创新, [17:57.80] 二人正要接瓜,朱棣却不给了,燕王突然间变成了阎王, [18:05.30] 他满脸怒气,指着二人鼻子大骂道: [18:09.70] “连平常老百姓,也讲究兄弟宗族情谊, [18:14.80] 我身为天子的叔叔,却还要担忧自己的性命, [18:19.30] 朝廷这样对待我,天下的事就没有什么不能干的了!” [18:25.30] 说完,朱棣摔瓜为号,燕王府内众卫士把张、谢两人捆了起来, [18:34.30] 这二位平时上馆子都不要钱,没想到吃片瓜还把脑袋丢了, [18:42.30] 同时被抓住的还有葛诚,朱棣一声令下将他们全部斩杀, [18:50.30] 这样看来,那年头想吃片瓜真是不容易啊, [18:57.80] 朱棣扔掉了手中的拐杖,用庄严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人, [19:02.30] 大声叫道:“我根本就没有病,是奸臣陷害我,不得不这样做而已, [19:09.30] 事已至此,也就怪不得我了!” [19:16.30] 士兵们知道,就要打仗了,得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去拚命, [19:23.70] 燕王的亲属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改变, [19:28.90] 不是从王侯升格为皇亲,就是降为死囚, [19:34.30] 无论如何,改变现状,特别是还不错的现状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19:44.30] 毕竟大家都是人,都有自己的考虑, [19:47.70] 类似造反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值得庆祝的, [19:52.30] 特别在成功之前,即使是义正言辞的朱棣本人,心底应该也是发虚的, [20:01.30] 但有一个人却是真正的兴高采烈, [20:06.30] 这个人就是道衍,对于他而言,这正是最好的机会, [20:12.30] 他已经六十四岁了,为了等待这个机会, [20:16.30] 他已经付出了所有的一切! [20:19.30] 他的一生中没有青春少年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声色犬马的享乐, [20:25.80] 有的只是历经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孤灯下日复一日的苦读, [20:33.30] 他满腹才学,却未官运亨通,心怀天下,却无人知晓, [20:41.90] 隐忍这么多年,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20:47.30] 反了吧,反了吧,有这么多人相伴,黄泉路上亦不寂寞! [20:54.90] 不登极乐,即入地狱,不枉此生! [21:01.30] 张昺和谢贵被杀掉了,可是他们的卫士还在门外等着, [21:08.30] 士兵们看见人一去不返,最先想到的问题倒不是两人有什么危险, [21:15.30] 而是自己的肚皮问题, [21:18.30] 毕竟士兵也是人,拿着刀跟着你来拚命,你就要管饭, [21:24.30] 但是很明显今天的两位大哥不讲义气, [21:29.30] 王府里面自然好吃好喝,却把兄弟们晾在外面喝风, [21:34.90] 时间一长,天也黑了,再等下去也没有加班费给, [21:40.30] 于是众人回家的回家,搞娱乐的搞娱乐,纷纷散去, [21:47.80]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张、谢两人被燕王杀掉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21:56.30] 老大被杀,这还了得,于是众多士兵操起家伙回去包围王府, [22:03.30] 但他们虽然人多,却没有主将指挥, [22:06.30] 也很快就被击溃, [22:09.30] 朱棣立刻下达第二道命令,夺取北平! [22:14.30] 大将张玉率兵乘夜攻击北平九门, [22:18.30] 此时九门的士兵根本反应不过来,也没有做激烈的抵抗, [22:22.30] 朱棣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了九门的控制权, [22:26.30] 在当时,只要控制了城池的城门,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城市, [22:33.30] 所谓关门打狗的成语不是没有道理的, [22:37.30] 建文帝花了无数心思, [22:39.30] 调派无数将领控制的北平城在三日内就被燕王朱棣完全占据, [22:48.30] 城中将领士兵纷纷逃亡, [22:51.30] 连城外的明将宋忠听到消息,也立刻溜号,率兵三万退到怀来, [22:59.90] 朱棣终于夺取了北平城, [23:03.30] 这座曾是元朝大都的城市现在就握在朱棣的手中, [23:09.30] 他将在这里开始自己的霸业! [23:15.30] 朱棣为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准备了很久,士兵武器粮食都十分充足, [23:24.30] 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