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等待 (Beyond自述历史) 作词 : 黄家驹/叶世荣/黄家强/陈时安 作曲 : 黄家驹/陈时安 beyond~beyond~beyond~ 家驹: 我是家驹 呐,说起组成 beyond的历史已经有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了 在没有组 beyond 之前呢 我经常都会去琴行和一些朋友夹歌 上多了以后 遇到现在 beyond 乐队的阿荣 打鼓的那个 他也经常去 后来见面多了 就认识了 那期间也有几年 即兴地夹下band 后来夹得久了 大家就都熟了 刚好遇到个吉他比赛 我们就写了两首歌去参加这个比赛 世荣: 我是世荣 说起这个比赛 就是我们Beyond第一次参加的公开比赛 为什么叫Beyond呢 因为这个比赛 我们是以一些比较前卫的音乐来参加的 结果很开心,拿到了冠军 后来我们觉得大家合作得挺开心 也有了一些成绩 也就继续用Beyond这个名字继续玩下去了 ~脑部侵袭~ 家驹: 说起这个比赛 那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 我们就写了两首歌 一首歌的歌名叫做《Brian Attack》 另外一首就是《photography》 两首都是纯音乐的作品 而这两首作品的表现形式 都是比较 Art Rock 和技术派的 在这个比赛完了之后 主办机构就安排我们收录了两首歌 收录在一盘名为《香港》的大碟里面 这张大碟也有其他的组合参与 这两首歌呢 就是刚才讲的那首《Brian Attack》 另外一首叫做《Building》 ~Building~ 世荣: 在我们录完这张碟之后 我们几个也有继续创作一些音乐作品 第一代的Beyond可以说维持了半年 有些队员因为工作的关系 没有再继续玩下去 那是应该是83年的9月份左右 紧接着家强也加入我们Beyond了 家强: 在没有加入Beyond之前 我也有和其他朋友夹过band 那个乐队也可以说是浮世绘的前身来的 那我我负责主唱和低音吉他部分 至于加入Beyond之后呢 三个人的阵容维持了大概三四个月 在这个孤立的环境下 我们就写了一首歌《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家驹: 说起《Long Way Without Friends》这首歌呢 我们写这首歌的感觉就是 我们自己写的歌“Art Rock”的形式很少有人支持 另外一个感觉就是 乐队里面的成员离离合合 就给我一个很落寞的感觉 ~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世荣: 后来有一位新的吉他手 他的名字叫做陈时安 就加入了我们Beyond 在那期间 可以说是我们Beyond第三代 而在当时我们的音乐创作更加追求唯美 在演奏技巧上面要求自己难度要比较高 那时期的作品有《Myth》 家驹: 在这期间我们同时创作了第一首中文作品《永远等待》 很可惜到了85年的4月 我们当时的吉他手陈时安 因为读书的问题离开了香港 然后阿Paul就加入了 贯中: 可能我本身比较喜欢一些重型的音乐 所以在自己加入Beyond之后 就出现了几首倾向Hard Rock的作品 例如《巨人》 《飞跃苦海》 ~巨人~ 世荣: 当阿Paul加入Beyond之后 我们很积极地创作了一些作品 在同年的7月里 我们几个就自己搞了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音乐会 名字就叫做《永远等待BEYOND音乐会》 ~永远等待~ ~旧日的足迹~ 家驹: 其实这个音乐会的作用呢 主要是希望 因为我们这几年里写了一些作品 可以有机会给我们一次性地 将我们的作品完全表达出来 还有一样就是说 支持我们的朋友 可以有机会 可以真正地 很全面地看到我们在演唱会上所有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 希望可以影响其他玩音乐的朋友 夹band的朋友 更佳积极地写自己的作品 弹自己的歌 贯中: 在这个音乐会完了之后 我们发觉有一帮朋友是很支持的 紧接着我们就有构思了 这个构思就是 出一盒属于我们的录音带《再见理想》 世荣: 至于这盒带的制作经费 完全是我们自己几个人凑钱做的 那其他的比如:制作、发行、设计、宣传 这些工作也是我们一手一脚自己做的 在做这盒带的过程里 我们曾经就遇到过不少的困难 例如在宣传方面 我们就因为限于经费 要自己来亲手贴poster还有派传单 家驹: 说起派传单 有一件事令我很难忘 有一天我们在学校派传单 遇到一个学生 他用很热烈的态度来那我们的传单 但当他拿在手上的时候看都不看 很故意地在我面前揉烂、扔掉了 家强: 在录音方面 我们的经验和知识比较缺乏 由于经费有有限 所以我们在录音室的时候觉得压力很大 同时我们的每一位成员白天也有工作 所以在做这盒带的唯一时间 就是通宵了 贯中: 由于这盒带是我们自资出版的 所以不像一些大唱片公司一样 可以有一个很大的发行网 我们只能找几家唱片公司 帮我们义务寄卖 世荣: 在这盒带出了一个月后之后 我们Beyond跟着搞了两场小型的音乐会 叫做《Beyond 剖析聚会》 而这个音乐会的作用 就是希望我们的歌迷 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歌曲 和认识我们 同时看到他们的反应 家驹: 在86年里面 除了我们很成功地出了这盒带以外 还有很高兴的就是 我们有了一份唱片合约 在6月份里面 我们增加了一位新的成员 就是现在的吉他手 刘志远 志远: 其实在加入Beyond乐队之前 我是浮世绘的吉他手来的 那加入Beyond之后 有一件事令我很兴奋 就是可以和Beyond一起去到台湾参加86亚太流行音乐季 家驹: 各位朋友你们好 很高兴有机会来到台湾 为你们演出 ~永远等待~ 志远: 虽然Beyond对于台湾的乐迷来说是很陌生的 但 当我们在那里演唱了三场之后 想不到他们对我们的反应是非常热烈的 甚至当我们回到香港之后 他们仍然有给我们写信或者打电话跟我们联络 家驹: 在踏入8月份 我们就开始筹备Beyond的大碟 而唱片的风格 我们也加入了很多新的创作元素进去 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昔日舞曲》 因为这个作品是我的一个亲身经历来的 是描写了一个老年的流浪汉在晚年的心态 ~昔日舞曲~ 志远:《Water Boy》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Water Boy》 这首歌讲的是当下某部分年轻人 对于他们的理想飘忽不定 而且对于现实不肯接受 可能是由于我的年纪关系 我对他们的心态比较清楚 同时这首歌给我发挥的机会是最大的 世荣: 《金属狂人》这首歌本来是以"Heavy Metal"的形式玩出来的 但当我们进入录音室以后 就决定以"Rockbilly"的形式演绎出来 这首歌在鼓方面给我的感受就是很新鲜 同时因为它比较快 所以给了我很大的挑战 ~金属狂人~ 世荣: 而《金属狂人》的前奏是我提议用古典乐章去做的 这个古典乐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凄惨很痛苦 正好配合这首歌的内容 讲一个受尽社会压力的年轻人 他在各方面用强烈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内心 家强: 《灰色的心》这首歌我是有份参与填词 而我想要讲的是 一个生活在刻板社会中的人 利用幻想来逃避现实 这张碟里面这首歌是唯一的用键琴乐器 而这首歌本身结构上不是太复杂 所以我将低音吉他部分 花比较多的心思去突出每一个段落 ~灰色的心~ 贯中: 其实《永远等待》代表着我们Beyond的三个阶段 第一就是 《永远等待》是我们Beyond的第一首中文作品 第二就是 它是我们第一次的个人演唱会 ~永远等待~ 第三就是 它是我们的第一张唱片 其实《永远等待》这名字包含的意思就是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欲望的一种毅力 而我的欲望 继续等待 家驹: 在87年的1月2号 我们推出了第一张唱片 接下来我们已经准备好筹备我们的大碟 而我们的歌迷会 也都会在短期内成立 给们你听听我们新歌的两个片段 ~过去与今天~ ~阿拉伯跳舞女郎~